采访时间:2021年5月25日
初稿时间:2021年12月10日
定稿时间:2022年11月26日
采访地点:《科尔沁记忆》拍摄现场
人物介绍:胡志国,1958年4月9日生,汉族。通辽晚报社摄影记者,通辽日报特约撰稿人,跟踪拍摄《谁是最可爱的人》一文中的人物马玉祥23年。
胡志国(左)接受科尔沁区图书馆馆员李雪飞(右)采访(图1)
李雪飞: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2021年5月25日,这里是科尔沁区图书馆“百年大党·百年家史”科尔沁全民阅读分享活动录制现场。今天接受我们采访的是原通辽晚报社摄影记者、《通辽日报》特约撰稿人胡志国老师。胡老师,您好,非常感谢您能接受我们的采访。请您先谈谈您的个人经历,好吗?
胡志国:我出生在1958年,初中在农村,高中的时候来到城里,1977年高中毕业。毕业以后下乡到五家子,下乡了两年,1979年回到内蒙古通辽造纸厂当了一名工人。干了近二十年之后,1997年下岗,正好通辽晚报社需要记者,我就应聘当了记者。后来作为《通辽日报》的特约撰稿人,也是一直在工作、学习着。
一、二十三载忘年交
李雪飞:我们都知道马玉祥是魏巍笔下“最可爱的人”,我们在语文课本里也学过这篇课文。胡老师,您跟踪采访马玉祥23年,您和马老师是在什么机缘下认识的呢?
胡志国:我和马老师是邻居。因为他住在我们造纸厂的宿舍,那个时候我搬到造纸厂以后正好盖小房,他过来帮助搓泥,帮助调线。我就认识了他。后来听说他是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头那个人物原型。我还找来课本查阅了,后来我俩就成了忘年交,没啥事儿的时候总去聊一聊。
李雪飞:成了好朋友。
胡志国:对。后来就是成了忘年交了,有啥活动,我们经常在一起。最初是1985年,铁路高中的学生学这篇课文的时候,有的老师说作者笔下的人物,就在我们通辽。他通过别的关系找到了马玉祥。那个时候我也跟着去了。当时在通辽铁中高中引起强烈反响,他们都是文科班的,正在学习这篇课文,这帮高中生对马老特别感兴趣。那个活动就是第一次活动。活动之后,我就把那个活动的内容写成稿子,就是《魏巍笔下的人物在内蒙古通辽》,发到了沈阳的《作家生活报》,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李雪飞:在您的心目当中,您觉得马玉祥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这些年对您有什么影响呢?
胡志国:魏巍在写马玉祥这段的时候,他说,“在汉江北岸,我遇到一个青年战士,他今年才21岁,名叫马玉祥,是黑龙江青冈县人。他长着一副微黑透红的脸膛儿,高高的个儿,站在那儿,像秋天田野里一株红高粱那样淳朴可爱……”马老年轻时代的风貌,魏巍都给描述了。但是他一直隐姓埋名,也不去讲述自己的事儿,离休以后,才把这个事情告诉了当地人,告诉了媒体。
李雪飞:也是通过这些年您的宣传,然后人们才知道马老的这些故事。对吗?
胡志国:这个也不完全是。我是在通辽宣传马玉祥第一人。因为我第一个在沈阳《作家生活报》上发表,有图片,有文字,向人们介绍了魏巍笔下《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马玉祥在通辽。那个时候只是初次尝试。等后来内蒙古《通辽日报》,特别是内蒙古民族大学的邵忠信教授写了马玉祥的故事以后,影响就更大了。
二、无私奉献真英雄
李雪飞:胡老师,您能给我们讲一讲马玉祥的人生经历吗?
胡志国:马玉祥作为一个《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英雄人物的代表,也是志愿军形象的代表。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他在朝鲜的时候,魏巍下去采访,正好碰见了马玉祥。马玉祥向魏巍讲述了他的人生故事,他是怎么样当兵的以及他在朝鲜是怎么样救小孩的。在他离休以后也是无私奉献。马老的信条就是默默地奉献,他像一滴水似的永远地奉献在人生路上。在帮助青少年这方面做得也非常好。因为他是未成年人青年教育的典范,在通辽做得非常好。
李雪飞:他是一直在做报告吗?
胡志国:一生做报告几百场,听众已经达几十万。
李雪飞:他做报告的时候,您是一直跟着吗?
胡志国:对。我从1985年开始跟踪,一开始跟踪的时候只是文字,后来因为摄影需要,我买了照相机,跟着英雄,可以说跟了23年。一点一点,一滴一滴的,只要有活动就参加。在通辽市内,他打电话告诉我,我们就一起走。
特别是有几次重大的活动。2007年,他是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之一。科尔沁区政府出钱、出路费,让我陪着马玉祥去了呼和浩特,在呼和浩特他受到表彰和奖励。在首届“感动内蒙古人物”的颁奖现场,他有一个发言。在去呼和浩特的列车上,列车员和一些企业老板,听说这个马老是“最可爱的人”,他们都学过那个课文,就把马老请到餐车上,我们和列车长、列车员,还有一些铁路的工作人员一起交谈。
李雪飞:我觉得马老对社会,还有对青少年的影响都是非常大的,是吧?
胡志国:是呀。孩子们崇拜英雄,特别是英雄还有事迹,在课本上学完了以后,还能看到这个现实中的人。其中明仁小学有一个班级专门到马老他们家去,老师正读着那篇课文,让孩子们站在身边欣赏和学习描述这样的一个人物,用活生生的现实,让孩子们深受教育。有的孩子也问他,说马爷爷那时候你不怕飞机轰炸吗?你上那火里救小孩的时候,你害怕了吗?马老都是面对着孩子们就回答了。那个时代,他说,中国小孩儿我救,外国小孩儿、朝鲜小孩儿我也应该救。所以说我觉得马老离休后一直在奉献爱心,无私奉献,把他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传播到下一代,让孩子们爱国、爱党、爱我们的人民。
李雪飞:您说得真好。我们知道您和马玉祥老人一家保持了23年的友情。经过23年的岁月,您和马老一家的友情丝毫没有褪色,反而经过时间的洗礼,日久弥坚,相处得就像一家人一样。胡老师,请您和我们分享一下,您和马老相处的这23年里,有什么让您难忘的事情吗?
胡志国:这样的事情很多很多。我陪着马老、马老的老伴儿,2007年8月应湖南卫视的邀请参加红歌会,在那里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十九届全国代表大会召开之前的红歌红舞活动。在那里,雷锋班的十几个班长,还有一些参加过抗日的老兵,还有唱红色歌曲的郭兰英……我们在一起活动,那个时候我们一起去了韶山,参观了毛主席的故居。
在2001年的时候,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邀请,我们参加了纪念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五十周年的座谈会。魏巍和我们一起,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相聚,那个节目叫《名人相约星期五》,“最可爱的人”相聚在北京。其中有不少志愿军战士都是听着、学着《谁是最可爱的人》这篇作品以后去参军的,回来以后有的当了教授,有的成了英雄。那时候非常感动。
我们还去了他的原部队,马玉祥的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3排7班,我们见到了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时期的原连队,他那个班还在。当我们在保定坐车到易县的时候,那是335团的所在地,他们上千名官兵锣鼓喧天夹道欢迎英雄回他的部队。太隆重了!马老感动得就要下车。后来副市长还有335团团长和政委说,马老不要下车,离部队驻地还很远。我们下车以后鞭炮、锣鼓齐鸣,战士们都在欢迎英雄的归来。他们就是“最可爱的人”的代表。
三、一生难忘战友情
李雪飞:胡老师,马老和以前的老战友见过面吗?
胡志国:他和老战友见过面,还有过书信往来。2001年在北京的时候,曾经见到过林源森。后来又见到了彭德怀司令员的军事秘书杨凤安老人,还有侦察英雄范石进,我们在一起的时候,非常亲切地交流。因为他们都曾在朝鲜,都知道哪一场战斗的位置在哪里。那个时候杨凤安老人就说咱们到饭店,坐那儿去谈谈,他们就唠了一个上午。中午吃完饭以后,我们离开饭店的时候,“最可爱的人”马老和英雄范石进都带着军功章走出来。饭店的老板当时就问杨凤安,杨老,您这招待的是什么人?杨凤安老人说,你们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吗?那帮服务员都说学过。他说,这个就是《谁是最可爱的人》里头的马玉祥。结果这帮服务员和老板一下子就围出来了,说这个记者,你给照张相。我就给照了这张相。等我们回到通辽的时候,我就把这个事儿给搁起来了。后来杨凤安来电话,就说把那个照片给寄过去,老板还要呢。
当天下午我们还一起去见了马玉祥当年的部队——朝鲜战场上335团的团长范天恩,那个老人已经是军委领导了。他看到马玉祥的时候,还喊“小马,小马……”因为马玉祥老人曾是团长的通信员,他非常熟悉。在咱们馆里也有他们交流的照片,他非常亲切。
2001年4月,马玉祥(左)与彭德怀司令员当年的军事秘书杨凤安合影(图2)
李雪飞:他们也是时隔好多年了。
胡志国:好多年了。他这个团长,朝鲜战场一别以后,就从来没见过他,几十年以后才见到。他们见面的时候都是七八十岁的老人了。
2001年4月,马玉祥(右)看望当年的团长范天恩(中)及老战友范时进(左)(图3)
李雪飞:胡老师,据我们了解,马老在2000年再一次回到了朝鲜。请您给我们讲一讲当时的情况好吗?
胡志国:好。200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五十周年,那一年纪念活动在丹东举行,马老亲自参加了活动。后来,他们组织参观团去朝鲜,马老也参加了这个团,去了朝鲜的平壤。在朝鲜,他看到了他们当时牺牲的那些战友,在烈士陵园。马老跪在那里也是放声痛哭,特别是看到他们那个团,他们那些牺牲战士长眠的那个烈士陵园。马老想起他们一起战斗过的战友,他们永远留在了朝鲜。可是他要怀念他们。
在这个里头有个非常有意思的故事。马老他们是坐火车去的朝鲜,在车上正好碰到了毛主席的儿媳妇邵华将军。当时他坐在邵华将军的旁边。邵华她们也去参加纪念活动,为毛岸英烈士扫墓。马老还请邵华将军给他题了字。(大屏上)就是这张照片,我也找到了,现在也在咱们馆里面。
马玉祥曾收到一封朝鲜伊川郡人民委员会委员长朴庚权和朝鲜劳动党伊川郡委员长洪昌基写来的感谢信。他当时去的时候,我说你拿着这个信件上朝鲜找一找。于是他也到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纪念馆去了。当时那个馆长跟他一起,还有侦察英雄范石进,他们三个举起手来在那庆祝。有一张照片,在咱们馆里头也有这张照片。
当时他们参加这个活动的很多,很多人都是组团去的,都是志愿军战士。他们去看一看,曾经战斗过的地方,曾经流血的地方,回顾一下那段历史,也纪念那些去世的英雄们的丰功伟绩。
四、故友重逢续情谊
李雪飞:胡老师,魏巍和马玉祥老人从战场上一别就是35年,他们后来又是怎么重逢的呢?他们之间又有什么故事呢?
胡志国:1951年4月11日《人民日报》头版发表了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以后,影响了全国。当时在全国将抗美援朝推向了高潮,《谁是最可爱的人》这本小册子,毛主席批示要印发全国,而且要印发全军,都发到他们的连队。
当时魏巍去采访马玉祥的时候,他们的团长是不知道的,营长知道。营长介绍的马玉祥,他的营长叫王宿启,他当时介绍了马玉祥救小孩儿的过程。魏巍和马玉祥在朝鲜,他俩进行了两天一夜的交流。魏巍采访马玉祥非常细,包括为啥当兵?你是怎么当的兵?你家还有啥人?问得非常细。但是马玉祥当时自己都不知道什么叫采访。当时告诉他说,问你啥你说啥就行了。魏巍他俩在一起交流了两天一夜后,回来写出了《谁是最可爱的人》,而且震惊了全国,影响了世界。这样的一篇文章,鼓舞了士气,对抗美援朝作战的胜利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1953年回国以后,马玉祥回到通化,后来又当了一段时间海军。魏巍在北京,也一直在寻找他,问他还在不在,他也没有底。后来是马玉祥有一次在一个阅览室里看《解放军画报》,他看的时候发现,这不是魏巍吗?他采访过我。于是,他就写了一封信。因为他不知道魏巍家的地址,他直接转给《解放军画报》。《解放军画报》有魏巍的地址,直接把这封信就转给魏巍了。魏巍老伴儿拿着信,当时就说,魏老,好事儿,马玉祥找到了。这回他们就开始联系,已经通信了。正好这是1986年的事。我是1985年跟着马玉祥,后来,我就开始帮助马玉祥跟他联系。
马玉祥跟通辽市老干部局去北京见到了魏巍。那个时候第一次见面,在北京西山。魏巍高兴得不得了,因为作为一个战地记者,采访的人还能回来。事迹已经出来了,但是这个人物还在不在?就说要能在那就太好了。魏巍十分高兴。魏巍见到他们,拥抱时候的那种感情,那个照片里头也能感受到。那毕竟是战友,当时采访的时候,上边飞机大炮,采访都没地方,在一个松树底下,他们就采访了那么长时间,那飞机就在头顶飞,炸弹扔那儿。所以说魏巍对马玉祥的这种描述和心情特别理解。从此以后,他俩就跟亲哥们一样交往。
2001年3月30日,马玉祥在魏巍家(图4)
后来我跟着马老和魏巍就接触上了。马老以前不识字,在抗美援朝的时候,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马老打仗的时候也学,后来上老年大学后就比较好了,题字什么就可以了。当魏巍了解他这个事迹以后,就赞扬马玉祥,你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他又给他题了一幅字,说你在军队的时候,不怕流血牺牲,回到地方以后,又默默地去为老百姓服务。
马老曾经给魏老写过一封信,说:我当兵的时候是个兵,如今转业了,我还是一个兵。兵,是干什么的?兵,是为人民服务的。我要把我的这一生都为人民服务。
马老把这些情况跟魏巍汇报以后,魏巍也非常地赞赏。在每次见面的时候,魏巍都是非常地关心他。
2000年的时候,我们一起跟着马老去了丹东,纪念抗美援朝出国作战五十周年。魏巍在北京见到马老的时候,就说你要去丹东,我们还有另一个英雄。他写的《汉江南岸的日日夜夜》里头的战斗英雄“小老虎”张利春。去的时候,马老说经济不太好。魏巍他老伴刘秋华当时就给马玉祥老伴500块钱。这个是我亲眼看到的,也都照相了。他们在一起散步的时候,魏巍老伴说,老魏说了,你不宽裕,帮助你一点。拿出钱给了马老的老伴儿。
李雪飞:他们之间的友谊一直持续了这么多年。
胡志国:1951年《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2008年4月11日,马老去世。正好是《谁是最可爱的人》发表57周年。当时马老是78岁。
有一次马老说他老伴住院了,那边就给打了1000块钱。马老上老干部局去取去了,正好碰着市长高裕良下楼。他问马老拿的什么?他说,魏老给我汇来1000块钱。市长问,咋的了?他说,我老伴有病了。市长告诉老干部局再给1000。就又批了1000元。当地政府也非常关心这些英雄。
五、康续传承英雄志
李雪飞:胡老师,您觉得我们需要在马玉祥老人身上学习的是什么精神?
胡志国:作为英雄,马老很朴素,奉献社会的心不会变。特别是马老离休以后,在自己的家里建起了青少年图书室,一些孩子放学以后都去那儿学习,完了他也给他们讲故事。所以说,马老一直是默默奉献,有一分力,发一分光。在英雄的身上,我们体悟到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精神。马老自己写过,他说就像一条小河,永远在流淌,永远在奉献。这样的一个奉献精神,当时报纸登过,我曾经跟马老也唠过,就是说马玉祥精神。
马玉祥就是未成年人思想教育的典范。他的英雄事迹和他的言行,就影响着青少年一代,特别是在鼓励和激励青少年方面,做得非常好。另外他对青年军人来说更是一个有着为祖国而战的奉献精神的人。
李雪飞:也是他们的精神榜样,对吧?
胡志国:对。英雄是青年军人,是我们心中的榜样。
李雪飞:胡老师,马玉祥当年所在的部队成立了马玉祥英雄连,请您给我们讲一讲这个过程好吗?
胡志国:好。作为一个我们时代所崇拜的英雄,马玉祥去世以后,马玉祥英雄连在2016年成立了。当时这个马玉祥英雄连的指导员叫冯涛。
李雪飞:他们是在马玉祥过世以后成立的?
胡志国:对,在过世以后。冯涛原来是335团的宣传干事,他了解英雄马玉祥比较多,听很多人都在讲,他就在搜集资料,研究英雄的事迹。正好上级给他来任务,让他去112师335团1营3连当指导员。他去了以后,想着有这样的英雄事迹,而且又是一个传承,就说我们也要成立一个马玉祥英雄连。这样的话,他就跟师里头和团里头请示,并开始做大量资料。有一天突然我也接到电话。他讲故事需要照片。我说大力支持。
马玉祥作为一个英雄,作为《谁是最可爱的人》中的人物,也是全国的知名人物。所有上学的,在20世纪50年代、60年代、70年代,包括80年代,学过课文的人,都学过《谁是最可爱的人》。作为一个英雄,他能有一个英雄的连队,那是非常好的。所以这个指导员非常智慧,搜集资料,和上级请示,最后人家就是把这个事情定下来了。
当时定下来以后,我、马玉祥的儿子、儿媳,还有魏巍的女儿魏平跟女婿,还有马玉祥纪念馆的馆长,还有一个他们当时乡里的副书记一起被邀请到38军112师335团进行剪彩仪式和做报告。我们几个都从不同的角度讲。魏巍的女儿讲述了“最可爱的人”的故事,马老的儿子讲了怎么样教育自己的孩子,我讲是怎么样跟踪英雄这些年的故事,所以在连队里头引起了很大反响。
现在来说,作为一个英雄,能有连队,能有纪念馆的,像马老这样的不多。2008年马老去世以后,他家乡修了纪念馆。他的第二故乡,咱们的科尔沁区图书馆馆长王黎特别关注,又成立了马玉祥展馆。我觉得对英雄事迹的传承,红色的传承特别好。我觉得这也是馆长的一种智慧,在他的第二故乡有这样一个平台让英雄的事迹再次展现,对青少年的教育也是非常好的。
现在除了雷锋纪念馆多,剩下别的光有英雄连队的,没有馆。有英雄连队,又有两个纪念馆,这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黑龙江的青冈县马玉祥纪念馆非常好,建设力度非常大。我们科尔沁区这块也非常好,能把这个英雄红色基因留下来,把英雄的事迹传承下去,作为一个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我觉得将来对青少年一代将更有影响力。
李雪飞:胡老师,马老在离休后成立了志愿军老战士协会,这个协会做了些什么工作呢?
胡志国:马老离休后组织老战士成立了科尔沁区中国人民志愿军老战士协会,马老任会长,副会长是杨信忠、任明德,秘书长是王玲。后来他们在科尔沁区的支持下,组织写了回忆录,《岁月如歌》《军人本色》《烽火年华》三本书。这些老战士们积极参加回忆录的写作工作,特别是他们得到了政府的支持。
除了这三本书,这些老战士们还奔到不同的地方去做报告。你像那个战斗英雄杨信忠,秘书长老军医王玲。记得好像是非典时期,他们到社区去讲疫情的一些防疫。特别是秘书长王玲老人,他是军医,他对一些常识比较了解,给小孩们讲怎么样进行防治疫情工作。
老战士们写回忆录的过程中,其中在当时最有代表性的我觉得是蒙古族战斗英雄登巴图,当时他还没有走入这个协会。后来马老说你应该挖掘一下这个,就把登巴图这个写出来了,《蒙古族战斗英雄登巴图》非常有名。上甘岭战役的幸存者、模范共产党员韩俊生,也是亲自参加上甘岭战役的英雄。一等功臣战斗英雄杨信忠,在朝鲜一次战斗中打死79个美国兵,被评为一等功臣。任明德老人是副会长,也是我们内蒙古自治区道德模范,他在离休后清理垃圾,为通辽市的文明建设也做了很多的贡献。
李雪飞:岁月不居,精神不朽,正是因为有像胡志国老师这样的记者在挖掘、讲述、传播这些英雄的故事。祝愿胡老师和马老一家的友谊能够长长久久,也祝您工作顺利,身体健康。谢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